守护生命,“救”在身边 ——我校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急救技能大赛
为普及急救知识,提升师生应急救护技能,构建平安校园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于2025年4月9日在北校区绣山活动中心成功举办首届校园急救技能大赛。本次比赛由校医院、校团委、学工部联合举办,吸引了来自全校各学院的170余名同学报名参赛,经过层层培训及选拔,最终有15支队伍进入决赛。本次大赛旨在通过以赛促学、以赛促练的方式,推动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的校园安全文化建设。
以赛促学,检验急救培训成果
本次大赛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演练两大环节。理论部分涵盖心肺复苏(CPR)、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使用等基础急救知识;实操环节则模拟真实急救场景,要求参赛者两人一组,相互配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及AED操作。
“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急救技能熟练度,更考验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。”大赛裁判长咸阳市红十字会急救专家韩洋表示,“许多同学的表现令人惊喜,动作规范、反应迅速,展现了扎实的培训基础。”
急救教育常态化,校园安全再升级
作为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高校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医院近年来持续推进急救技能普及工作,通过“车轮式培训”覆盖全校师生,校医院党总支书记、院长穆沛红在致辞中强调:近年来,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增高,发病年龄愈年轻化,我们希望通过大赛,让更多师生掌握‘黄金4分钟’的救援技能,为校园安全筑牢防线。”
实战模拟,选手临危不乱展风采
比赛现场,参赛选手面对模拟的突发心脏骤停沉着应对。赛后组委会实时公布了比赛成绩,并为获奖选手颁发了丰厚的奖品及奖状,参与此次活动的所有同学,均获得安全教育学分。来自动医学院的代表队(韩思佳、孟陈晨)凭借精准的胸外按压和高效的团队配合,最终夺得冠军。参赛选手赛后分享:“虽然训练时反复练习过,但实战模拟仍让人紧张。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,急救技能真的能挽救生命。”
此外,大赛还特别设置了观众互动环节,让观赛师生观看真实的现场急救视频,一起感受 “人人学急救,急救为人人”。并一起讨论学习以后遇到类似问题,我们应该怎么做。为同学们以后遇到危险情况敢于施救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未来展望:构建“急救校园”新生态
我校将继续加强急救教育体系建设,增加培训场次及类似的竞赛活动,以赛促学,以赛促练,使每一位师生都能成为生命的守护者。 同时,努力构建“广覆盖、全过程、普受益”的急救教育生态,为健康校园、健康中国贡献力量。
(文/图:党静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