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医院动态

深耕急救试点建设  西农学子“持证”守护生命防线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5-09-30 | 阅读次数:

九月,我校分两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,230名学生系统掌握心肺复苏、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,其中210人顺利通过考核取得初级救护员证书。 

微信图片_20250929183055_28_45_副本.jpg

培训前期,校医院联合团委工作处组织报名,结合我校学生户外实践多、实验室操作场景特殊的特点,定制“理论+实操+模拟考核”三维课程体系。理论授课环节,围绕心脏骤停黄金4分钟、止血包扎“压迫-止血-固定”三步骤等核心知识点,破除“急救是医护人员专属”的认知误区开展讲课;实操训练中,学员以2人为一组使用模拟人、急救包开展训练,现场逐人纠正胸外按压深度、人工呼吸姿势等细节,确保动作规范达标,考验学员应急判断与协同处置能力,让培训内容真正“用得上、能管用”。

微信图片_20250929183059_29_45_副本.jpg

“以前总觉得急救离自己很远,现在不仅能熟练操作AED,还知道如何在120赶来前稳定伤者状况。”拿到证书的学生说,培训让他从“旁观者”变成了“守护者”。此次培训通过率达91.3%,远超行业平均水平,背后是学校对急救教育的长期投入——自成为试点高校以来,我校已建成1个急救培训基地,配备18台AED,培训学生上万人,将应急救护知识纳入新生入学教育、社团活动必修内容,累计培养持证救护员超1000人,构建起“校-院-班”三级应急防护网络。

“作为国家重点农林高校,我们不仅要培养懂农业、爱农村的专业人才,更要培育具备社会责任感与生命守护能力的新时代青年。”校医院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学校将依托试点优势,持续推动急救培训,让“人人学急救、急救为人人”的理念从校园走向社会,为乡村振兴与基层应急治理贡献“西农力量”。作为应急救护培训试点高校,我校此次培训既是对试点建设任务的深化落实,更以“育人为本、生命至上”的责任担当,为校园安全与社会应急体系建设注入青春力量。

(文/图:党静雯)


编辑:金彪
终审:穆沛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