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» 医院动态

新冠“阳康”之痛,康复科来帮您

来源: | 发布日期:2023-01-15 | 阅读次数:

“喝水就像吞刀子……”

“浑身痛得像挨了一顿毒打……”

“头痛的像顶着一把电钻……”

也有人表示自己”全身疼得像被十个人暴揍了一顿”。

以上这些,都是最近身边的亲人、同事以及网上阳人的真实写照。

全身的疼痛一般在阳后第3-4天出现,这种疼痛的部位也因人而异,有人是咽喉肿痛,有人是牙疼,有人是头痛,有人是腰疼,有人则出现了全身乏力、肌肉酸痛等症状。

中医认为,脾有运化水谷精微的作用,而人体全身的肌肉都要依赖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的滋润、濡养才能壮实、丰满,才能发挥其正常的收缩功能。也就是说,脾能为肌肉提供维系其生理功能所需的能量。所以当患者脾气虚,或者脾阳虚的时候,人体就会表现出肢体乏力,倦怠懒言、肌肉酸痛的症状。出现肢体酸痛时,多半是体内有运化不了的湿气。当脾运化水湿的能力不足时,多余的水湿就很容易停留在体内形成湿浊。若此时再受到病邪的侵袭就会形成湿痹。湿痹性质粘腻,阻碍气血和经络流转,淤堵在筋膜处,就会骨节疼痛;淤堵在肌肉,肌肉就会酸痛。

医理就不多说了,下面给大家直接分享一些缓解疼痛的方法。

一、热敷、身体遇温则舒

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痛的地方贴上中药热贴、暖宝或蜡疗,这样能更快缓解疼痛。尤其是腰痛难忍的人,用热敷后腰会好很多。此外还可以热敷大椎穴,热敷后能让全身迅速暖和起来,也能缓解头痛。

二、肢体酸痛,从脾胃出发

(一)穴位按摩痛则不通,当头部出现疼痛,我们可以用疏通头部经络的方式缓解疼痛。

1. 后脑勺胀疼:风池穴、风府穴(风池,风府都在后脑勺发际线的位置。)

风池穴位于胆经,左右各一个,后头骨下,相当于和耳垂平齐。

风府穴位于督脉:在颈部,当后发际正中直上一寸。

这两个穴位可以用指腹按揉,也可以借助点穴棒刺激穴位,每次坚持3~5分钟。

当头部和背部会有发汗的感觉,这也是起效的表现。

1_副本.png

2. 头两侧疼痛,点按地五会、足临泣

地五会:在足背外侧,当足四趾本节(第四跖趾关节)的后方,第四、五跖骨之间,小趾伸肌腱内侧缘。

足临泣:仰卧姿势,扳动小脚趾就会看到足背上有一条细细的肌腱,这条肌腱外侧和第5跖骨之间会出现一个凹陷,此处即为足临泣穴位。

用指腹轻轻点按,每个穴位点按2-3分钟。

2_副本.png

3.背部及后正中线上骨节疼痛

如果是背部两侧疼痛,可沿着膀胱经从上一直按摩至第五足趾外侧,从上到下往复3-5遍。

如果是背部后正中线(即督脉)疼痛,可缓慢柔和的沿着大椎穴一直按摩到长强穴 。督脉主一身之阳气,是“阳脉之海”。可来回往复3-5次。

3_副本.png

4. 腰骶部及髋部疼痛

命门:位于脊柱区,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,后正中线上。命门乃元气之根本,生命之门户。

肾俞:俯卧位,在第二腰椎棘突下,命门(督脉)旁开1.5寸处取穴。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。

腰阳关:俯卧在腰部,于后正中线上,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髂嵴相平。祛寒除湿、舒筋活络。

以上三个穴位用指或肘点按点按,每个穴位点按2-3分钟。

搓八髎穴:骶椎。又称上髎、 次髎、中髎和下髎,左右共八个穴位,分别在第一、二、三、四骶后孔中,合称“八穴”。用手掌横向快速来回搓3-5分钟。

4 副本.png

注意事项

(1)按摩时要轻柔缓慢,不可用蛮力。

(2)按摩后多休息,多喝热水。

(3)按摩后注意保暖,不可受凉。

(二)艾灸:大椎和中脘

大椎穴: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,也就是脖颈和后背的交界处。大椎穴是诸阳之会,艾灸大椎穴就像是点热身体上的小火炉,能有效的疏风散寒。

中脘穴:在胸骨的下部与肚脐连接线中点处,约肚脐以上4寸的位置。

艾灸中脘穴,可调理肠胃,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增加肺部的通气量。

5_副本.png


注意事项

1. 艾灸时不可吹风受凉;

2. 艾灸后多喝热水、休息;

3. 艾灸后要保暖.

6_副本.png

(三)刮痧:从至阳穴刮到悬枢穴

后背肩胛骨下角的中间位置到腰部的这段距离。这个位置的刮痧不仅可以帮助放松背部肌肉,也能刺激到后背的脾腧穴,起到加快身体运化水湿。

7_副本.png

(文:魏娟娥 杨毓宏)







编辑:景爱清
终审:金彪